前言
1945年,蒋经国亲自赴苏联,要求将外蒙古归还给中国。
面对蒋经国的请求,斯大林却淡然回应:“你的话有道理,但也是废话。”
这句话背后,藏着什么样的复杂局势和国际博弈?蒋经国为何如此坚定地提出这一要求,而斯大林又为何如此冷漠回应?
外蒙古问题,究竟代表着怎样的政治斗争与历史恩怨?
接下来的故事将揭示两位大国领导人之间,关于这片土地的深刻博弈。
1945年8月9日凌晨时分,中苏边境的牡丹江一线万炮齐发,苏联的重炮呼啸而来,所到之处,将半边天空染成红色。在大地的震颤中,苏军的坦克集群向日军阵地发起了汹涌的冲锋,紧接而来的,苏联空军轰炸机群的长驱直入。在150万苏军的排山倒海的攻势之下,日本关东军根本无力招架。中午时分,美军在日本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,造成了7万人左右的伤亡。至此,日本败局已定,第二天,也就是8月10日,裕仁天皇授权日本政府向苏、美、英、中四国发出乞降照会,这个消息很快便通过无线电波传达到了全世界。然而,苏联的出兵并不是没有代价的。早在日本投降前,苏美英三国签订的《雅尔塔协定》中,斯大林就开出了他出兵日本的报价。作为一个熟练的政治家,斯大林牢牢地把握了罗斯福急于希望苏联对日作战的心理,他不仅要求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属岛屿交还苏联,要求将千岛群岛交给苏联,还要求恢复苏联在我国东北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的权益,要求恢复在我国旅顺港和大连的租借权,最令人瞩目的是,斯大林要求“外蒙古(蒙古人民共和国)之现状应予维持”。苏联的野心是如此的明显,它所索要的东西完全不输于老沙皇。而令人难以接受的是,在没有和中国方面进行协商之前,斯大林、罗斯福和丘吉尔就违背国际准则,私下达成了这一协议。或许是因为自知理亏,当时的《雅尔塔协议》属于绝对保密的文件,它的全文就连蒋介石都没有看到。直到45年3月15日,蒋介石才通过驻美大使魏道明的电报了解到了《协议》的主要内容。当晚,蒋介石在日记中愤怒地写道:“阅此,但有痛愤与自省而已!雅尔塔果已卖华乎?果尔,则此次抗倭战争之理想,恐成梦幻矣!”蒋介石愤怒归愤怒,但他没有胆量和力量反抗这一由3大国制订的不公平协定,他只能做有限的抗争。45年7月,蒋介石委派宋子文和蒋经国等人前往莫斯科,对即将签署的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条文内容展开谈判,宋子文和蒋经国最重要的任务,就是希望说服苏联在东北和外蒙的问题上做出让步。据《蒋经国自述》中《关于1945年与斯大林谈判的回忆》一章记载,在谈判中,斯大林坚决不肯让步,使得谈判陷入了僵局。为了推动这次谈判,蒋经国只好以个人的名义,私下去和斯大林见面。蒋经国对斯大林说:“你应该谅解,我们中国7年抗战(注:原文如此),就是为了把失土收复回来。今天日本还没有赶走,东北、台湾还没有收回……反而把这样大的一块土地割让出去,岂不失却了抗战的本意?我们的国民一定不会原谅我们……”“你这段话很有道理,我不是不知道。”斯大林说道,但他随即话锋一转说道:“不过,你要晓得,今天并不是我要你来帮忙,而是你要我来帮忙;假如你本国没有力量,自己可以打日本,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。今天,你没有这个力量,还要讲这些话,就等于废话。”斯大林的这番话令人震惊,身为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,他毫不掩饰地展现了自己的傲慢和野心,直白得令人无言以对。既然不能“动之以情”,蒋经国于是决定“晓之以理”,他开门见山地问斯大林:“你为什么要坚持外蒙独立呢?外蒙虽然地方大,但人口少,交通不便,也没有什么物产。”斯大林“坦白地”回答道:“老实告诉你,我之所以要外蒙古,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上考虑的。”他对着地图说道:“倘若将来有一个军事力量,从外蒙向苏联进攻,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,俄国就完了。”蒋经国听后说道:“现在你用不着在军事上有这样的顾虑。你出兵打败日本后,它不会再起来,也不会再有力量占领外蒙,以此为跳板进攻苏联。日本之外,只有中国一个,但我们会和你签订友好条约,签30年,30年内中国也不会打你们,即使想打,我们也没有这个力量,你是明白这一点的。”斯大林对蒋经国的话完全不以为然,他首先不认为一个民族被打败了就不会再起来,尤其是日本这个民族。就好比德国投降了,苏联占领了它的一部分,但它最后还是要起来的。而且,如果把日本交给美国管,日本5年以后就会起来的。接着,斯大林更加直白地说道:“你说中国没有力量侵略俄国,这话今天这一讲,但只要中国能够统一,比任何国家进步都要快。我可以不把你当作一个外交人员来谈话,我可以告诉你:条约是靠不住的。”再者,斯大林认为,就算日本和中国都没有力量通过外蒙打苏联,也不能认为美国不会借助一方的力量从这里进入苏联。这恐怕是斯大林最大的忌惮之处。一番话说下来,蒋经国无言以对,面对斯大林,他动之以情不行,晓之以理也不行,唯一的办法只用通过实力来解决,但蒋介石没有这个能力和胆量。于是,经过之后的多次谈判,《中苏友好条约》最终还是按照《雅尔塔协定》的框架签订了,外蒙也于此后宣告脱离。据蒋经国回忆,这次谈话结束后,他遇到了斯大林的秘书,秘书问他:你这些年没有到莫斯科,这次来了有什么新的发现?蒋经国回答:从前斯大林的书桌后面,挂着的是一张列宁站在坦克上,号召人民起义的油画,这次来这张画却不见了,换成了一张彼得大帝的画像。在蒋经国看来,斯大林从前跟从列宁从事革命,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,而后来,他却挂起了尼古拉二世的祖先彼得大帝的画像,这似乎可以说明发生在斯大林身上的某些蜕变。